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 
|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 
|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每次行动的向导 | 
|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主观的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发展经济职能 | 
| B.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 | 
| C.按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 
| D.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核心地位 | 
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这表明中国
 ①坚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努力同周边国家开展对话和广泛合作
 ④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以下能有效提高A市政府公信力的措施是
| A.将财政收入和支出账目公布于众 | 
| B.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A市改革发展大计 | 
| C.落实“实名制”,对网络言论严加管理 | 
| D.政府积极履行职能,参与市场竞争 | 
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土地、税收、进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诸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国际企业来新疆投资兴业,推动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这些举措
| A.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 | 
| B.是实现了民族平等的具体体现 | 
| C.是建立和巩固新型民族关系的标志 | 
| D.有力保障了民族地区的经济自治权 |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公共事务、社会管理、慈善事业等不再是政府部门的专利,处处显现着越来越多公民参与的身影。这说明
|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 
| B.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草根基础得到强化 | 
| C.公民民主政治实践推动社会发展 | 
|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于公民政治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