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初温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A.若m甲>m乙,则C甲<C乙 |
B.若C甲>C乙,则m甲>m乙 |
C.若m甲=m乙,则C甲>C乙 |
D.若C甲=C乙,则m甲=m乙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B.导线中电流的方向与其内部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C.导体两端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稳定电流
D.由 可知,导体的电阻 与它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跟电流 成反比
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A.戥子利用杠杆平衡来称量质量
B.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强
C.司南利用地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指示南北
D.古人冬天在路面上泼水成冰运送巨石,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类比法
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吮血液,利用了甲、乙的实验结论
D.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载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利用了乙、丙的实验结论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成功发射,进入奔月轨道。12月12日,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进入环月轨道。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26分,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软着陆。为了增加着陆的安全性,探测器通过接力避障的方式下降至100米左右悬停,通过地形的最优识别方法找到安全区域降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发动机熄火后,火箭仍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太空刹车”过程中,火箭向前喷出燃气,利用了二力平衡
C.探测器关闭发动机绕月运动,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为了增加着陆的安全性,探测器悬停时,不受力的作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凸透镜的焦距
B.当物距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处向距凸透镜 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