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可见他已经认识到:
①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抗战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
| A.蒋介石集团统治力量被削弱 |
| B.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 |
| C.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
| D.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
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张学良实践自己誓言的行动是
| A.宣布东北易帜 | B.参加重庆谈判 |
| C.与杨虎城共同发动“西安事变” | D.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
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 A.20世纪30年代中期 |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
| C.20世纪70年代中期 |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里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武装反抗的策略 |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
|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 D.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策略 |
五四运动期间,一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这说明
| A.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市民阶层 | B.五四运动群众基础比较广泛 |
| 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 | D.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