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 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
|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
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的亲信充任 |
| 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
| C.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 |
| D.军机处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
“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这段文字反映出北宋控制地方的基本思路是
| A.派文臣取代武将 |
| B.裁撤节度使 |
| C.分化地方权力 |
| D.控制地方财政 |
秦汉时越南输入到中国的主要是象牙、犀牛、珍珠等物品,而中国向越南输出的主要是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
程技术,这种差别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 A.中越两地人民生活习惯的差别 |
| B.中国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
| C.中越两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别 |
| D.中越两地物产的差别 |
下表为“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 年份 |
1967 |
1968 |
1973 |
1975 |
| 比上年增长 |
一9.6% |
一4.2% |
9.2% |
11.9% |
| A.“文革”时期工农业产值时落时起 | B.“文革”对工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
| C.九一三事件后,经济迅速回升 |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
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他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
| 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 | B.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
| 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学习西方 | 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