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诸侯国 |
与王室关系 |
地理位置 |
| 晋 |
姬姓贵族 |
山西 |
| 卫 |
姬姓贵族 |
河北南部和河南南部 |
| 鲁 |
姬姓贵族 |
山东南部 |
| 齐 |
功臣 |
山东北部一带 |
| 燕 |
姬姓贵族 |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
①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贵族、功臣、先朝贵族
②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③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在经济富庶地区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A. | 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 B. | 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
| C. | 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 D. |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
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 A. | 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 B. | 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
| C. | 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 D. | 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 B. |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
| C. |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 D. |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
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 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A. | 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
| B. | 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
| C. | 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
| D. | 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 A. |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 B. |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
| C. |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 D. |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