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种异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的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 ( )
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
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
如图3-12-21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小物块,物块与水平面各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无形变时,物块位于O点.今先后分别把物块拉到P1和P2点由静止释放,物块都能运动到O点左方,设两次运动过程中物块速度最大的位置分别为Q1和Q2点,则Q1和Q2点( )
A.都在O处 | |
B.都在O处右方,且Q1离O点近 | |
C.都在O点右方,且Q2离O点近 |
D.都在O点右方,且Q1、Q2在同一位置 |
如图3-12-18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
A.0 | B.![]() |
C.g | D.![]() |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力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 、倾角为 的滑块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 的滑块 放在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式中 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 | 当 时,该解给出 ,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
B. | 当 时,该解给出 ,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
C. | 当 时,该解给出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
D. | 当 时,该解给出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和2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现用水平拉力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的最大拉力为()
A. | B. | C. | D. |
两个叠在一起的滑块A和B,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3-13-8所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沿斜面滑下,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 ()
A.等于零 B.方向沿斜面向上
C.大小等于μ1mgcosθ D.大小等于μ2mgcos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