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 B.微粒间有空隙 |
C.微粒在不断运动 | D.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图分别表示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右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 |
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无节制排放二氧化碳的危害,纷纷提倡“国家应低碳发展经济,个人应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
B.拆除低效率的小型燃煤发电厂 |
C.积极研究开发氢气燃料 |
D.拒绝使用含碳元素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