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用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 验 步 骤 |
简 答 |
第一步:称取3g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装置①的试管中,点燃酒精灯。 |
装置①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第二步: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用橡皮管连接a、b。 |
刚开始加热时,排出的气体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 。 |
第三步:当装置②中水面不再下降,断开a、b,移去酒精灯,将装置②中的集气瓶密封,并贴上标签备用。 |
|
第四步:读取量筒里水的体积数并记录。 |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 |
在理解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归纳本实验的目的:(不超过20个字) 。
下图是分子变化前后的示意图。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条即可)。
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代表的是熟石灰、氯化钠、硝酸钾三种物质中的一种,则A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在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保持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把t3℃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请用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在横线上填写。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填“高”或“低”);
(2)“八月桂花香”说明分子;
(3)我们穿的衣服通常由纤维织成。涤纶(的确良)、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而棉和羊毛属于纤维。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元素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