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一步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时,若提出的问题是“潮湿环境会影响鼠妇生活吗”,那么该实验中就应当使设计两种环境中除___________以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在这个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
“羽世界·共蓉耀”。2024年4月27日~5月5日。“汤尤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在成都举办,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羽毛球男队、女队均获得冠军。图甲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系统相互协调配合的示意图,图乙是运动员听觉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图甲中,运动员吸入氧气的过程a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运动员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均“收缩”或“舒张”)状态。氧气进入运动员组织细胞后,能用于分解细胞中的________。释放出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细胞中发生该氧化分解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运动员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________(填图甲中的标号)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 ,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 ,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比赛中,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会刺激运动员________(填图乙中的标号)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⑥________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4)运动员体内各部分系统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这种自我调节包括________。
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小蓉同学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史的过程中,进行了“种植番茄”的实践活动。观察到番茄从“种子到种子”一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图甲是番茄部分生殖器官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番茄植株内物质运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蓉将番茄种子种植在土壤中。种子萌发时,小蓉给它们提供了________和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以确保番茄种子能正常萌发形成幼苗。种子中能萌发形成番茄幼苗的结构是________(填结构名称),该结构是由________细胞发育而来的。
(2)番茄生长到一定时期会开花,________是番茄花的主要结构。花中的________(填图甲中的字母)将来会发育成番茄的果实,果实中的种子F则由花中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
(3)番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物质和能量。图乙中的________(填标号)代表有机物在番茄植株体内的运输途径。番茄果实富含水分,请简述番茄果实中水分的主要来源:________。
李振声出身贫苦,从小深知粮食珍贵。他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大西北开展育种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的小麦因大面积感染条锈菌而减产严重,李振声为此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
“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栽培,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含有非常好的抗病基因。”李振声创造性地思考:能不能用野草如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培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呢?于是他组建课题组开展攻关。经过20多年的不断筛选、鉴定,他们终于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偃6号”(图甲)。
至2003年,“小偃6号”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亿多亩,增产逾75亿公斤。2006年,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请回答:
(1)条锈菌有细胞核并能产生孢子,属于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与小麦的关系是_______。
(2)图甲中,长穗偃麦草提供的_______和小麦提供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的_______、生长及分化,发育成种子的胚。
(3)结合图文可知,“小偃6号”高产的原因可能是:从长穗偃麦草遗传了_______基因和_______基因,具有籽粒多且不易感染条锈菌的优良性状,使小麦遗传了籽粒饱满的优良性状。
(4)若“小偃6号”的抗病对感病是显性,由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基因组成均为Aa的个体交配,则子代抗病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抗病个体在子代中的占比是_______%。
某海岛在20世纪80年代受采石、海浪侵蚀等影响,沙滩被碎石掩埋,植被退化,生态功能下降。近年来,通过填土、修复植被、整治湖泊等措施,岛上的植物恢复到470余种,动物增加到170余种,生态修复效果显著。2023年,该海岛被评为“和美海岛”。请回答:
(1)采石、海浪侵蚀导致该海岛生态功能下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是有限的。
(2)碎石填土后植物才能生长,土壤是影响植物生长的_______因素。
(3)修复植被过程中新引入60余种植物,在引种时既要考虑植物能_______海岛环境,又要防止形成_______入侵。修复后的植被可为动物提供_______和_______,动物迁入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_______更复杂,稳定性增强。
(4)该海岛远离陆地,存在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请提出一个解决思路:_______。
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拉力,兴趣小组为了将这种向上的拉力演示出来,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连接处均密封。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A装置U形管中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导致B装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
②通过___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气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