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
A.光反应的条件 |
B.暗反应(碳反应)的条件 |
C.能量的转换过程 |
D.由CO2合成糖类的过程 |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实验时间(min) |
液滴移动距离(mm) |
10 |
0 |
15 |
32.5 |
20 |
65 |
25 |
100 |
30 |
130 |
35 |
162.5 |
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20 min~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可只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
下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那么该细胞单位时间放出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 |
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 |
D.对细胞④的分析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N1小于m2 |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物质、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H、O、N、P是ATP、质粒、RNA共有的化学元素
B.蓝藻、酵母菌、水绵、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中都含有脱氧核糖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以及核糖体中均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下列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
B.Ⅱ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概率是1/4 |
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32 |
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遗传病 |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 |
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