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检测,科研小组对某棉花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以下说法与调查结果不符合的是

调查日期
6.10
6.11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棉蚜数量
0.42
4.79
41.58
261.73
1181.94
1976.96
2175.63
2171.46
2173.23

 
A.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C.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D.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①提高突变频率②获得无子果实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⑤获得单倍体植株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 D.①③

一雄蜂和一蜂王交配后产生的F1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和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一个碱基对可加到DNA分子上或从DNA分子上除去,这种DNA碱基顺序的变化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的变化   D.不遗传的变异

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操作简单,但培育周期长
B.过程⑥表示的是AaBB自交获得aaBB,但这不是惟一的途径
C.③→④过程与⑦过程育种原理相同
D.⑤过程表示的途径与⑥过程是相同的

“苏丹红I号”事件再次引起人类思考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苏丹红染色剂的降解产物可使人体致癌,从变异的来源看这属于

A.化学致癌因子 B.生物致癌因子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