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
|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 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
| C.木糖的浓度太低 | 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
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
|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
|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③不需要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
| D.过程④产生的单抗,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有()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
|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
|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
|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