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就染色 |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
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期的细胞 |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
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某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测得其中一组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注射到小鼠体内的可能是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R型菌混合物 |
B.图中虚线代表S型菌,实线代表R型菌 |
C.两种细菌都增加是因为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 |
D.实验结果可以证明转化因子的本质是DNA |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和蛋白质 |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