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 |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
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
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抗原结合 |
B.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
D.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
某同学对高中教材中一些“根本原因”进行归类总结,其中不恰当的是
A.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B.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物种基因库的不同 |
C.生物出现新性状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
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9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4.4% | B.7.0% | C.6.8% | D.10.2% |
以下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形成新物种 |
C.变异是不定向的 |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 |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