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哪类艺术风格?( )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 B.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 |
| C.既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 | D.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 |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1852 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 10 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 … … 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
|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本能抵制和排斥 |
| 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
| D.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的近代化同时起步,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而洋务运动则给中国留下一个永久的遗憾。其原因在于二者推行的近代化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 A.政治近代化 | B.经济近代化 |
| C.军事近代化 | D.教育近代化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
|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 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
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 鸦片战争前 |
5 000(年平均值) |
5 000(年平均值) |
| 1845年 |
8 010 |
13 220 |
| 1851年 |
9 919 |
23 040 |
| 1853年 |
10 122 |
62 896 |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