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
B.由“学习器物”转入“学习制度” |
C.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 |
D.由“帝制”转入“民治” |
“公车上书”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 B.“变法成天下之治” |
C.“下诏鼓天下之气” | D.“练兵强天下之势”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 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用全球史观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
B.用文明史观客观评价了英国发动侵略的影响 |
C.说明新史观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
D.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与视野影响史学研究的结果 |
以下文献,赋予该国国家元首最大权力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美国1787年宪法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