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①辛亥革命②十月革命③工业革命④邓小平改革开放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④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种现象表明( )
A.美洲出现新兴工业城市 | B.美洲建立了许多新国家 |
C.工业革命在美洲的扩展 | D.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加剧 |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材料中清朝实行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强化了自然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 |
B.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 |
C.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D.丧失了与西方商业竞争的能力 |
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末晋商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对晋商兴起的正确理解是( )
A.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的结果 |
B.是明清民营手工业地位超过官营手工业的结果 |
C.商业发展兴起以地域与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帮 |
D.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