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1938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
| A.三权分立、法律至上 | B.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
| C.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 D.民主共和、崇尚科学 |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 C.辛亥革命 | D.国民革命 |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
| 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 |
| 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 |
| 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 |
| 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
| C.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
|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