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 (  )
①由沿海开始深入内地 
②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③由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经济侵略为主 
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英国,自耕农即独立小农直到1750年才消亡。在法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史实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B.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
C.工业革命打击了小农经济 D.各国小农经济本质上不同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他在这里反思了

A.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 B.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条件
C.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 D.优良制度所具有的永恒价值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1933 年7月上海《申报月刊》举办“中国现代化问题”专题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26篇。结合当时世界历史背景推断,绝大多数征文主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该

A.走资本主义道路 B.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走美苏闯出的新路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糅合了“亲爱精诚”、“礼义廉耻”、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基督教价值观等内容,试图改造中国国民的习性,以实现现代国家发展的需要。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其内容是对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的呼应 B.其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要求基本一致
C.该运动提倡改良生活从而具有积极意义 D.该运动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