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强调史学研究中史料的重要性 |
|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
|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
|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
|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 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据下图所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方面出现“郡”“国”并存的情况,这一朝代应是
| A.秦朝 | B.汉朝 | C.唐朝 | D.宋朝 |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
|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
《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
|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