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汉宣帝地节四年下诏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不判死刑),皆上请廷尉以闻。”“亲亲得相首匿”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亲属间可以相互隐匿所有犯罪行为
B.被告人亲属如果出庭作证将受处罚
C.亲亲得相首匿的目的在于尊崇伦理
D.这一原则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 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化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全球化带来的种种便利时,“去全球化”浪潮也悄然来袭。几个重要的贸易国已悄悄关上了贸易大门,为了应对愈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新兴的金融保护主义也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判断

A.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大国经济的发展
B.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发生逆转
D.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出现曲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