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
如图所示,用一根轻细线将一个有孔的小球悬挂起来,使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成为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B.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C.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
D.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一个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撤去其中一个力F1,而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该物体撤去F1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能沿着F1的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可能沿着F1的反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C.还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秤的读数为3N.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其质量减少到0.4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不计滑轮的摩擦)( )
A.弹簧秤的读数立即变小 |
B.A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将变小 |
C.A物体向左匀速移运动 |
D.A物体立向左加速运动 |
如图所示,B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A物体沿B物体的斜面匀速下滑时,楔形木块B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所受外力的个数为3个
B.楔形木块B所受外力的个数为5个
C.桌面与楔形木块B之间的静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D.地面对楔形木块B的支持力一定大于A、B重力大小之和
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F作用下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合外力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改变 |
B.t1到t3 时间内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
C.t2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合外力也为零 |
D.t1到t4时间内物体回到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