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木板加速度大小a可能是 ( )
A.a=μg | B.a=![]() |
C.a=![]() |
D.a=![]() ![]() |
如图所示,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λ2,且λ1>λ2,该时刻在P点为两列波波峰与波峰相遇,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P点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振动始终加强 |
B.P点始终在波峰,不可能在波谷 |
C.因为λ1>λ2,所以P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 |
D.P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但并不始终互相加强 |
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AC面相互平行放置,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变为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蓝光大 |
B.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不平行 |
C.从a点射出的为红光,从b点射出的为蓝光 |
D.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
如图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P、Q三点振动情况的是()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 B.乙为振源S点的振动图象 |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
已知平面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原点O的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在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则t’=t+0.5s时刻的波形图象可能是图丙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