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诗歌阅读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上阕“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借助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下阕是否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回乡偶书(其二)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诗的三四句运用什么手法?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全诗运用了哪些时间词语?收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从诗的内容上看,首二句与后二句之间运用什么手法?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说说“江南好风景”与“落花时节”的言外之意?

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卢挚
挂绝壁松枝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1、作者观赏景物的“立足点”在哪里?欣赏的是哪一时间段中看到的景物?
2、末句“载我在潇湘画里”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曲理解动静结合的表达艺术。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
丹阳湖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诗人的心境有关。据此谈谈这首词的起句、结句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
杨万里
月末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什么是这首词的意象?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这具意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