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放言之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拈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拈龟与祝著都是古代占卜的方法。颔联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这首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是如何说明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问题。
右黄州寒食二首(其一)
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两句。
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柳枝①·江南岸
(宋)朱敦儒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技;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
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注释】①柳枝:即“杨柳枝”,词牌名。本词多次提到“柳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一般来说,妻子都希望丈夫一帆风顺,春风得意,可词中女主人公反而希望丈夫到京城百事不利,事与愿违。这合情理吗?为什么?(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注]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 雍陶,晚唐诗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南宋]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 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①,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①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本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