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
庾楼晓望①
(唐)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②阴处犹残雪,衙鼓③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注] ①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②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③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诗题和颔联均有“晓”字,请列出诗中其他表示这一时间的若干词语。(2分)
此诗三联写景,一联抒情。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交融、衔接自然,也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不够协调。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④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②痴儿:指作者自己。
②朱弦:琴的代称。④佳人:知心朋友。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诗中说“赏玩夜忘归”的原因是什么?诗歌首联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诗歌第二联写得非常精妙传神,请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注】本诗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当时作者的弟弟白行简将于次年春天从梓州赴江州,先以信告知作者,这是白居易接到信后答复他的一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鉴赏尾联运用的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踏莎行①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②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绍圣三年,词人被贬徙郴州。本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春三月,作者当时寓居郴州旅舍。②幸自:本自,本来是。这首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恨无重数”是作者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恨”有哪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帐夜①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