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从下列所给器材中选出本实验所必须的器材有________; 为能按实验要求达到实验目的,还缺少的器材有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直流电源 ④细绳 ⑤纸带 ⑥小车 ⑦钩码 ⑧秒表 ⑨一端有带滑轮的长木板
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 |
0.500 |
0.600 |
0.700 |
0.800 |
0.900 |
0.950 |
t(ms) |
292.9 |
371.5 |
452.3 |
552.8 |
673.8 |
776.4 |
s/t(m/s) |
1.71 |
1.62 |
1.55 |
1.45 |
1.34 |
1.22 |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υ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t图线;
由所画出的–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 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现有一量程为3V的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其内电阻,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按此电路可以测出电压表的内电阻.其中R1是最大阻值为9999Ω的电阻箱,R2是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试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完成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的连线.
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端.
根据电路图,按顺序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 8m/s2)作出m-l的关系图线;
【小题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器材的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待测电阻Rx(约100 Ω);
直流毫安表(量程0 ~ 50 mA,内阻约50 Ω);
直流电压表(量程0 ~ 3 V,内阻约5 kΩ);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6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 ~ 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开关1个,导线若干条.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实物图上连线.
(15分)图1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 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均为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m1____m2.
(2). 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做实验后得到有关数据(如图2所示),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0.5kg,从以上数据可算出被碰小球的质量为.
(4)该生的实验步骤为:
A.在地面上依次铺白纸和复写纸. |
B.确定重锤对应点O. |
C.不放球2,让球1从斜槽某一固定位置多次自由滑下,确定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 |
D.把球2放在立柱上,让球1从斜槽某一固定位置(C项中同一固定位置)多次自由滑下,与球2正碰后,确定球1和球2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N. |
E.用刻度尺量OM、OP、ON的长度.
F.看是否相等,以验证动量守恒.
上述步骤中哪一步不完善或有错误,请指出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