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母亲去世的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
B.他最近几次考试都不及格,这种屡试不爽的境况,让他十分沮丧。 |
C.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的人物,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喜剧演员潘长江。 |
D.看到有人驾车冲击天安门的电视新闻后,我心里出离愤怒到极点。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B.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以其无礼于晋 | B.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C.大王来何操? | D.竖子不足与谋!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gōng通“供”, 供给) |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piān tǎn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
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yí遗失) |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zú通“猝”,突然) |
下列有关汉字及对联的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
B.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
C.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联无论长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
D.对联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
B.《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 |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这部小说有不少地方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但又非生活实录),故被称为“半自传体”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