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
|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
|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
|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
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
| C.热量丰富 |
|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
|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
|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
|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
|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
旱田 |
城镇用地 |
工矿用地 |
草地 |
其他 |
| 河渠 |
489 |
-7 |
0 |
235 |
48 |
| 海涂 |
43 |
-155 |
-2 027 |
0 |
17 627 |
| 水库坑塘 |
25 657 |
-33 |
-211 |
5 694 |
926 |
| 水田 |
76 |
-793 |
-1 053 |
0 |
0 |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
|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
|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
|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
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D.湿地面积减少 |
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 主要灾害种类 |
干旱、 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 台风、龙卷风 |
酸雨、雪灾 |
干旱、 洪水、沙漠化、蝗灾 |
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水土流失 |
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 |
欧洲农业灾害明显较少且少有干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湿且稳定 |
| B.地广人稀,务农者少 |
| C.北部高山阻挡冷气团入侵 |
| D.用先进科技改造环境 |
欧洲和北美洲出现有相同的农业灾害,可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 A.都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 |
| B.工业化程度高 |
| C.森林覆盖率低 |
| 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
读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
| B.甲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
| C.乙地宜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
| D.乙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
若乙省区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③④ |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 A.①③ | B.③④ |
| C.①② | D.②④ |
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围湖造田 | B.绿洲萎缩 |
|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 D.气候变干 |
读漫画图,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问题 |
| B.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
| C.土地荒漠化问题 |
| 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