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风前沿决定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其风力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下图示意我国110°E—120°E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夏季风最强和最弱的年份分别是
A.1953年、1985年 | B.1975年、1993年 |
C.1965年、2000年 | D.1980年、1956年 |
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B.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C.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 D.区域差异较小 |
我国江淮地区
A.1985年受锋面雨带影响近两个月,洪涝灾害严重 |
B.1975年夏季长期受反气旋影响,出现严重的旱情 |
C.1995年7月份多暴雨洪涝灾害 |
D.1953年由于夏季风强盛,河流汛期最长 |
读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 B.水分 | C.地形 | D.大气环流 |
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针叶林,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弱 | B.距海远,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 |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 D.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 | B.针阔混交林 | C.热带雨林 | D.荒漠 |
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 B.水分 | C.海拔 | D.土壤 |
下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有可能找到煤、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A.④ | B.② | C.⑤ | D.① |
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 )
A.① | B.② | C.④ | D.⑥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处()
A.属于固态物质 | B.可能是岩浆发源地 |
C.由各种岩石组成 | D.属于岩石圈 |
图示地壳运动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A.喀斯特地貌 | B.海岭 | C.褶皱山脉 | D.裂谷 |
读某地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
A.甲、乙 分别位于河流两侧 | B.甲、乙 分别位于山脉两侧 |
C.甲、乙 分别位于锋面两侧 | D.甲、乙分别位于台风中心两侧 |
若从甲到乙的气压变化与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相同,则该天气系统可能为( )
A.低压系统 | B.高压系统 | C.冷锋系统 | D.暖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