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A.生活困难质量低 B.工作机会多
C.公共设施不足 D.失业率犯罪率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知识和技术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据此回答2~3题。
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D.资源状况

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考察

南水北调研究自五十年代开始,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需要。2003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十五”期间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东至上海市,由西向东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共9个省区市,管道全长4000公里。完成题
1.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都经过的省区
A.江苏B.浙江 C.西藏 D.广东
2.两工程建设共同具有的意义是
A.资源的合理调配B.缩小东西差异C.民族团结 D.缩小南北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