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谈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
|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
|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
|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 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兴中会 |
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
|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
|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
|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
下列活动与陈独秀有关联的是
| A.创办《新青年》杂志 | B.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
| C.发表《新纪元》 | D.组建兴中会 |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九年级的一堂历史课上,老师为学生板书,如下图。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内容()
|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
| B.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
|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 D.经济全球化趋势 |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评论马歇尔计划说:“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段话表明马歇尔计划()
| A.为遏制苏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 B.包含军事援助的内容 |
| C.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
| D.转变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得老泪往下淌,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丘吉尔这么说主要是因为()
| A.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
| B.事件发生后,美国参战,反法西斯力量壮大 |
| C.事件发生后,苏联决定参加对日作战 |
| D.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标志二战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