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10年7月13日-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本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的序言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材料三 :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召开的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大会。会议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
(2)请你谈谈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
(3)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4)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1日,从曼谷飞往南京的亚航航班上发生了中国乘客与泰国空乘冲突事件。一名女乘客将热水泼到了一位泰国空乘人员身上,随行的男乘客大骂“我连你飞机都炸掉”,最终导致该航班原机返航。新浪微博认证用户“主持人张潇”发微博称,两游客飞机上侮辱泰国空姐,致飞机中途返回曼谷机场,警察直接上飞机抓人,这叫丢人丢到国外了。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材料三:见情景一、二和下面两幅图:

情景一: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广泛征求各省市区、党内外人士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经全体代表讨论并表决通过。
情景二: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带领团队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15年1月9日院士于敏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游客行为说明了什么社会问题?针对此类现象需要加强什么建设?
(2)为什么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3)材料三中情景一、二和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什么内容?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准备参加哪些有意义的活动?

材料一: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APEC蓝”———2014年新的网络词语,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对“APEC蓝”,习大大也看在眼里、听进心里。希望通过努力让“APEC蓝”保持下去,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结合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1)你怎样理解“经济增长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2)怎样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3)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让“APEC蓝”变成“中国蓝”?

材料一: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2013年9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三年来,新疆引进的19个省市累计援疆项目达3531个,拨付援助资金351.7亿元。2013年,19省市初步安排援助项目1065个,计划安排援助资金110亿元。新疆今年还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00亿元。5600多名援疆干部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与当地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寻求致富路径,满怀激情地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续写新时代的“边塞新曲”。
材料二:近年来,“东突”恐怖势力除在新疆各地制造一系列暴恐案件外,还在2014年3月1日在春城昆明火车站制造了严重暴力恐怖案。该案经公安部组织云南、新疆、铁路等公安机关和其他政法力量40余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告破。暴力恐怖案件受到全社会的谴责,
材料三:2014年3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決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此活动必将为新疆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将各族人民群众的心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攻坚克难,推动新疆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唱响跨越式发展“边塞新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家的这一系列的援疆举措集中体现四个认同中的哪一认同?对我们正确理解这一认同有什么样的帮助?
(2)从影响新疆团结稳定的主要危险的角度谈谈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分子?
(3)就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开展,从国家的最高利益角度谈谈作为新疆的青少年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公民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各民族团结?

材料一: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一方面,网络逐渐成为释放中国社会“正能量”的一个重要平台,尤其2013年这种网络的“正能量”表现更为突出,从突发灾难的守望相助,到公益行动中的慷慨解囊,从网络问政中的良性互动,到微博反腐中的锲而不舍,这种“正能量”在一系列网络事件中得到施展和印证。另一方面,网络也成为传播谣言等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让网络成为集聚与传播“正能量”的平台,也是广大民众的期望。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我国政府众多部门创新构建微博、论坛与问政平台的连接通道,及时汇集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各类涉及民生的信息,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福泽民生的信息平台,使“网络问政”全面提速。
材料三:2013年9月9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根据信息网络谣言行为的动机、影响、传播范围等明确了其罪责。同时,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清网”专项行动,将扰乱网络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的“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V”绳之以法。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用网络传递正能量属于发展先进文化哪方面的内容?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政府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信息平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国家机关的举措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对广大网民有哪些启示?

材料一: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除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在到货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意味着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将以法律的形式把它规定下来。
(1)有人认为,法律赋予了网购“后悔权”,消费者的权益就能得到维护。请运用“与法同行”的有关知识进行评析。
材料二:为了在网购狂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少电商和部分淘宝卖家提前兑现“7天无理由退货”。然而让商家尴尬的是,竟然有部分消费者会利用退货条款随意退货:
一是受身边人或广告信息等影响,跟风网购,最后发现产品根本不适合自己;二是部分消费者故意用假货“调包”,恶意退货。
(2)运用“分清是非”的有关知识,从消费者自身的角度,就如何防止滥用“后悔权”提两条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