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向一定体积的1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pOH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该条件下醋酸的电离程度为0.4%,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7 |
B.Q点的水的电离程度在整条曲线中最大 |
C.M和Q之间(不含Q)的溶液离子浓度排序都满足c(CH3COO-)>c(Na+) |
D.三点所代表的溶液导电能力,N最大,M最小 |
某反应其△H="=" -122 kJ/mol,∆S="=" 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
在0.2mol/L的CH3COOH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适当升高温度,CH3COOH的电离程度减小 |
B.加少量NaOH固体,CH3COOH 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
C.加少量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
D.加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H 的电离平衡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
大气污染问题已成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有人想利用2CO(g)+SO2(g) 2 CO2 (g) +S (g) ΔH=" +8.0" kJ/mol的反应来减少污染,使用新型催化剂加快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 |
B.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
C.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NH3的利用率 |
D.合成氨反应采用较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以提高氨气的产量 |
已知25℃、10lkPa条件下: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