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在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酸 |
HX |
HY |
HZ |
||
| 浓度(mol/L) |
0.12 |
0.2 |
0.9 |
1 |
1 |
| 电离度 |
0.25 |
0.2 |
0.1 |
0.3 |
0.5 |
| 电离常数 |
K1 |
K2 |
K3 |
K4 |
K5 |
A.在相同温度,从HX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低,电离度越大,且K1>K2>K3=0.01
B.室温时,若在NaZ溶液中加水,则c(Z-)/ [c(HZ)• c(OH-)]的比值变小,若加少量盐酸,则比值变大
C.等物质的量的NaX、NaY和NaZ的混合,c(X-)+c(Y-)-2c(Z-)=2c(HZ)-c(HX)-c(HY),且c(Z-)<c(Y-)<c(X-)
D.在相同温度下,K5>K4>K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产生2.24L(标况)O2,转移0.4NA个电子 |
| B.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12O3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
| C.在氯化铵水溶液中,既存在水解平衡,又存在电离平衡 |
| D.O2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O3属于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属于物理变化 |
700℃时,向容枳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 (H2)=0.4/t1 mol·L-1·min-1 |
| B.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1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
|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H2O,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 |
|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下列表格中的图示内容符合要求的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和NO2都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
| B.不法分子制作假鸡蛋用的海藻酸钠、氯化钙以及碳酸钙都属于盐 |
| C.明矾用于净水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 D.FeS难溶于水(KSP=6.3×10-18),但能除去水中的Cu2+(CuS的KSP =1.3×10-36) |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是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落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