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
B.“光化学烟雾”、“雾霾天气”、“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 |
C.“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D.明矾[KAl(SO4)2.12H2O]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 |
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800kJ/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是放热反应 |
B.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
C.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 |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向饱和NaCl溶液中1:1通入NH3和CO2制备NaHCO3 |
B.500℃左右比常况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4)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6)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7)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2)(5) B.(1)(3)C.(2)(7) D.(5)(6)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
C.在做草酸与高锰酸钾的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锰固体可加快溶液褪色速率 |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实际生活中使用了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
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188kJ | B.436kJ | C.557kJ | D.920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