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丁之间存在转化关系:甲十乙
丙十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为钠单质,丁为氢气,则乙一定是水 |
| B.若甲为铝单质,丁为铁单质,则乙一定是氧化铁 |
| C.若甲为铜单质,丁为氯化亚铁溶液,则乙一定是氯化铁溶液 |
| D.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
下列事实不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是( )
| A.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
| B.0.1mol/L乙酸钠溶液的pH约为8 |
| C.把0.1mol/L乙酸溶液温度升高10℃后(不考虑水蒸发),其 pH降低 |
| D.等浓度等体积的乙酸和盐酸在开始与同样大小的镁反应时,盐酸反应快 |
将1molSO2和1molO2通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达到平衡,SO3为0.3mol。此时若移走0.5molO2和0.5molSO2,则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3 mol | B.0.15 mol | C.大于0.15mol,小于0.3mol | D.小于0.15mol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气)+bY(气)
cZ(气)+dW(气),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1/2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K增大 | B.a+b<c+d |
| C.X的转化率下降 | D.Z的体积分数增加 |
下图有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四个图像,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A.4NH3(g)+5O2(g) 4NO+6H2O(g);△H=-Q1 kJ/mol(Q1>0) |
B.2SO3(g) 2SO2(g)+O2(g);△H=+Q2 kJ/mol(Q2>0) |
C.N2(g)+3H2(g) 2NH3(g);△H=-Q3 kJ/mol(Q3>0) |
D.H2(g)+ CO(g) C(s)+H2O(g);△H=+Q4 kJ/mol(Q4>0) |
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下列条件能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增加C的量 |
| B.加催化剂 |
|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
|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