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
| B.荧光消失是由于该实验中ATP—ADP循环无法进行 |
| C.滴加蒸馏水,荧光出现2 min后才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
| D.该实验说明,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 |
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A.1/64B.3/64 C.27/64 D.9/64
多指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为手指正常、先天性聋哑、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 )
| A.1/2、1/4、1/8 | B.1/4、1/8、1/2 | C.1/8、1/2、1/4 | D.1/4、1/2、1/8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四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胞嘧啶或鸟嘌呤 D.胞嘧啶或腺嘌呤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
| B.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
| C.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
|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
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健康的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e过程,a、b、c、d均可发生 |
| B.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
| C.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 |
| D.a过程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