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
C.O2浓度最高、最低处分别是①、② |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
下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后的结果。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戊是分解者)。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箭头代表能量流动方向。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数值单位:105焦/m2/年) ()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甲→戊→乙→丙→丁 |
B.能量从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6% |
C.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约有7.3×107(焦/m2/年)未被消费者同化 |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图中所有GP之和 |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kg | B.28kg | C.100kg | D.280kg |
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
B.若该图表示食物链,则能量传递效率d或e的值一般为10%~20% |
C.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兴奋a→c是以电信号传导的 |
D.若该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 |
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 | B.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 |
C.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 | D.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 |
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 D.物种多样性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