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种皮、厚壳与红种皮、薄壳的花生杂交,F1全是紫种皮、厚壳花生。F1自交,F2中杂合的紫种皮、薄壳花生有3966株。由此可知,F2中纯合的红种皮、厚壳花生约为
| A.1322株 | B.1983株 | C.3966株 | D.7932株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
|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
|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
|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
如图代表某一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 |
| B.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 |
| C.能量流动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进行 |
| D.图示细菌与植物间的箭头指向,表明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均可循环利用 |
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
|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 |
| 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
|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了基础 |
下列有关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
|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围和边界 |
| C.除草等人为活动能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 |
| D.水稻田内不规则分布的杂草,属于群落水平结构上的差异 |
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
| 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