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中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他们之间的比为3:1:3: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Dd B.Bbdd C.BbDD D.bbdd
图中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属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 )
如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 |
B.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 |
C.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
D.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样方 |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X8 |
种群密度(株/m2) |
3 |
7 |
15 |
2 |
4 |
9 |
8 |
4 |
A.此种群密度为6.5 株/m2
B.用此种方法求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完全相同
C.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D.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至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是( )
A.a<b、c=d、e=f | B.a<b、c=d、e<f |
C.a<b、c<d、e=f | D.a>b、c=d、e<f |
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 B.解除向光性 |
C.解除顶端优势 | D.抑制细胞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