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海拔高的地方,多倍体植物比例较高,这既说明此类环境易产生多倍体,也表明多倍体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
B.多倍体植物与二倍体植物相比是新物种,这是因为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
C.多倍体植株一般表现为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较大,结实率高,所以四倍体水稻能够取得高产 |
D.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目前农业上大多数作物品种都是通过这个方法培育出来的 |
如图为秋水仙素诱导玉米(2n=20)单倍体幼苗形成二倍体植株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 |
B.ci过程中细胞内进行了两次DNA复制 |
C.fg过程中细胞内含有10个四分体 |
D.gh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
已知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方法最快,因为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即可从中筛选出所需品种 |
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提高突变频率,但成功率低 |
D.育种中的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 |
假如下图表示某夫妇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其子代性状表现,不正确的是
A.都表现为Rh阳性 |
B.出现椭圆形红细胞的概率是1/2 |
C.不能产生淀粉酶的概率是l/4 |
D.能产生淀粉酶的个体其红细胞一定是椭圆形 |
将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3:2:1,则这批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豌豆所占比例为
A.1/3 B.1/2C.2/3D.3/4
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甲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则I-1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乙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