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
B.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
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
D.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
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200—300摩尔ATP,但人体细胞中ATP的总量只有约0.1摩尔。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
B.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 |
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人体细胞活动提供的ATP最多 |
D.人体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 |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 |
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 |
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以下对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生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
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为研究某种药物对人体细胞的毒害作用,研究人员以哺乳动物组织块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下表结果,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培养瓶编号 |
1 |
2 |
3 |
4 |
5 |
||||
药物浓度(mg/L) |
10 |
50 |
100 |
300 |
900 |
||||
变异细胞比例 |
0 |
1/106 |
1/106 |
2/106 |
8/106
|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一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6一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分别用三组淡剂对种子进行处理:①赤霉素;②赤霉素和脱落酸;③赤霉素和6一甲基嘌呤(6一甲基嘌呤在第1l小时加入,见图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6一甲基嘌呤可抑制tt一淀粉酶的产生 |
B.对Q一淀粉酶的合战,脱落酸与赤霉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
C.脱落酸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 |
D.种子的萌发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