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上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
B.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43.6mg |
C.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1·d-1 |
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成幼苗,干重继续减小 |
植株甲是二倍体水稻,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植株甲获得了植株乙,再利用甲乙植株又获得丙、丁两种植株,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获得的植株丙与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的植株丁染色体组数相同 |
B.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幼苗可获得植株乙 |
C.植株丙的种子比植株甲的饱满 |
D.获得植株丙和植株丁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
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卵裂囊胚桑椹胚原肠胚 |
B.受精卵 卵裂囊胚桑椹胚原肠胚 |
C.卵裂受精卵囊胚桑椹胚原肠胚 |
D.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动物属于无性繁殖技术 |
B.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
C.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培育杂交新品种 |
D.胚胎分割技术应选择发育良好的桑椹胚和囊胚 |
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这种放射性同位素的作用是()
A.为形成杂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 |
B.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 |
C.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
D.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 |
下图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a、b细胞需要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
B.c细胞中有两种不同染色体组型的类型 |
C.a、b细胞融合为c细胞的原理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
D.def过程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f得到的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