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单位/(μmol·m2·s-1)]的因素,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如果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大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O2环境,一段时间后,________幼苗先死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大麦植株处于不同CO2浓度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均以含O2量为________时最高;随着含O2量增加,光合速率会________。
(4)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①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培养装置除规格满足实验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1株玉米幼苗。
③向装置甲、乙中分别充入相同体积的4% O2和50% O2,丙组________作为对照。
④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
⑤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讨论: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龙胆紫溶液属于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
)对白眼(
),灰身(
)对黑身(
),长翅(
)对残翅(
),细眼(
)对粗眼(
)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
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⑴果蝇
眼睛的表现型是。
⑵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条染色体进行
测序。
⑶果蝇
与基因型为的给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⑷果蝇
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和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
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⑸在用基因型为
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
杂交,
性状分离比如下:
F1 |
雌性:雄性 |
灰身:黑身 |
长翅:残翅 |
细眼:粗眼 |
红眼:白眼 |
1/2有眼 |
1:1 |
3:1 |
3:1 |
3:1 |
3:1 |
1/2无眼 |
1:1 |
3:1 |
3:1 |
/ |
/ |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②以
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
实验分析:
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
-葡萄糖苷酶(
)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
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
酶
⑴
扩增
基因时,选用基因组
作模板。
⑵下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
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
扩增的
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
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和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⑶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
Ⅱ.温度对
酶活性的影响
⑷据图1、2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
酶会;为高效利用
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单选)。
A.50℃ B.60℃ C.70℃ D.80℃
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
酶的热稳定性
在
扩增
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
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热稳定性高的
酶的基因。
⑸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取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
过程中(多选)
A.仅针对
基因进行诱变
B.
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
基因可快速积累突变
D.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简称
,是
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
⑴神经元内合成
的细胞器是;
作用的靶细胞是。器官
是。
⑵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
释放量,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促进排卵。
Ⅱ.
-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
-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至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
-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
⑶据图可知,
-10(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
-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Ⅲ.综合分析
⑷综合Ⅰ、Ⅱ分析,推测
-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调节。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
控制灰色物质合成,
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
F1 |
F2 |
|
实验一 |
甲×乙 |
全为灰鼠 |
9灰鼠︰3黑鼠︰4白鼠 |
实验二 |
乙×丙 |
全为黑鼠 |
3黑鼠︰1白鼠 |
①两对基因(
)位于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②实验一
代中,白鼠共有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色物质,实验二的
代中的黑鼠的基因型为。
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
F1 |
F2 |
|
实验三 |
丁×纯合黑鼠 |
1黄鼠︰1黑鼠 |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术推测,可用实验三
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
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的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