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
1963年 |
1983年 |
1994年 |
2006年 |
叶面积指数 |
2.48 |
6.61 |
11.28 |
17.76 |
光能截获率(%) |
20.3 |
42.3 |
88.9 |
95.9 |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
17.43 |
55.50 |
116.61 |
150.81 |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
1.50 |
14.52 |
23.88 |
26.00 |
(1)该地草甸、灌丛、真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的群落。
(3)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6分) 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
(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
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 |
洗涤物(等量) |
洗涤温度 |
洗衣粉(等量) |
水量 |
洗净所需时间 |
1 |
油污布 |
45℃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45℃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加酶 |
2 L |
9 min |
4 |
油污布 |
5℃ |
普通 |
2 L |
8 min |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衣料中的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的试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中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中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中C)。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出汁量/mL |
8 |
13 |
15 |
25 |
15 |
12 |
11 |
10 |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的________水解。
(2)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8组实验中,当温度为______________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______。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中,如果不经过步骤①的处理,直接将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是否可以?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正确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②能正确表示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③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11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
↓↓
果酒果醋
图1图2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以防止菌种的流失。(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时关闭,在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4) 写出与图1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果汁中只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
酸?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_____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_____。
(9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
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
1.4 g |
Na2HPO4 |
2.1 g |
MgSO4·7H2O |
0.2 g |
葡萄糖 |
10 g |
尿素 |
1 g |
琼脂 |
15 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_,理由是。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
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 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6) 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图中4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