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图中④中的双向箭头表示葡萄糖能与内部位点结合或分离,且当结合时,外部结合位点无法再结合葡萄糖分子。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膜中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 |
B.该膜可能是人红细胞膜 |
C.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时 |
D.线粒体与该过程有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
B.草履虫无细胞结构 |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D.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
下图为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下图细胞产生Ab配子的可能性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12.5% | B.25% | C.50% | D.100% |
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
D.基因突变频率很低,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
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表述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 |
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 |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