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下图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

(1)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A、B、C、D四个容器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字母)。
(2)已知:4NH3(g) + 3O2(g) = 2N2(g) +6H2O(g)    △H =-1266.8kJ/mol
N2(g) + O2(g) = 2NO(g)     △H =" +180.5" kJ/mol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II)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出合理假设。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           B.压强增大
C.生成物有催化作用              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5)初步探究。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5
50
60
70
80
温度/℃
25
26
26
26
26
26
26.5
27
27
27
27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进一步探究。查阅文献了解到化学反应的产物(含中间产物)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

实验
编号
铜片
质量/g
0.1mol·L-1
硝酸体积/mL
硝酸铜
晶体/g
亚硝酸钠
晶体/g
实验目的

5
20
_______
_______
实验①和②探究_________的影响;实验①和③探究亚硝酸根的影响。

5
20
0.5
0

5
20
0
0.5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硫化物的几个问题。
(1)H2S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已知:① 2H2S(g) + O2(g)2S(s) + 2H2O(g)ΔH= -442.38 kJ/mol
②S(s) + O2(g) SO2(g)ΔH= -297.04 kJ/mol
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SO2是大气污染物,海水具有良好的吸收SO2的能力,其过程如下。
① SO2溶于海水生成H2SO3,H2SO3最终会电离出SO32—,其电离方程式是
② SO32—可以被海水中的溶解氧氧化为SO42—。海水的pH会(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③ 为调整海水的pH,可加入新鲜的海水,使其中的HCO3参与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 在上述反应的同时需要大量鼓入空气,其原因是
(3)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用化学用语表示由ZnS转变为CuS的过程:

(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时,0.1 mol·L-1的HA溶液中c(H+)/c(OH-)=1010
①HA是________(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②在加水稀释HA溶液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H+)/c(HA)B.c(HA)/ c (A-)
C.c(H)与c(OH)的乘积D.c(OH)
③若M溶液是由上述HA溶液V1 mL与pH = 12的NaOH溶液V2 mL混合充分反应而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若溶液M呈中性,则溶液M中c(H+) + c(OH-) = 2.0×10-7 mol·L-1
B.若V1 =V2 ,则溶液M的pH一定等于7
C.若溶液M呈酸性,V1一定大于V2
D.若溶液M呈碱性,V1一定小于V2
(2)若已知在25℃,AgCl的Ksp = 1.8×10-10,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①100 mL 蒸馏水中;②100 mL 0.2mol·L-1 AgNO3溶液中;③100 mL 0.1mol·L-1 AlCl3溶液中;④100 mL 0.1mol·L-1盐酸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c(Ag+)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连接)
(3)对于2NO2(g)N2O4(g) ΔH < 0反应,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②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③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B<C
④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Na)____ c(CH3COO)(“>”、“=”或“<”)。
(2)将NaHCO3溶液跟Al2(SO4)3溶液混合,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2B(g)4C(g) H >0达到平衡时,c(A)=2mol/L,c(B)=7mol/L,,c(C)=4mol/L。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B)的取值范围是,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其采取的措施是
(4)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一极通入O2和CO2,另一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填“正”或“负”)极。
(5)拆开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 kJ,则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每空2分,共16分)
I、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体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8" mol,nt(NH3)="4" mol,计算 a=。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537.6 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原混合气体中, a:b=
Ⅱ、反应mA+nBpC+qD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 、D都是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1.6倍,则m、n、p、q的关系是m+np+q(填“<”或“>”或“="”)" 。
②若A、B、C ,D都为气体,且m+ n = p+q,则将气体体积压缩后A的物质的量将 _________(填“减小”“增大”“不变”),平衡______移动。(填“正向”或“逆向”或“不”)
③若给体系升温,B的物质的量减少,则正反应为 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④若在体系中增加A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肯定不能为_____态。

(每空2分,共12分)
I、(1)已知1 g 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硫气体,放出17.24 kJ热量,请写出H2S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II、已知常温下在NaHSO3溶液中c(H2SO3 )<c(SO32) 且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1=1.5×10-2K2=1.1×10-7;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8×10-2
(1)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五种溶液:①NH3·H2O②KHSO3③KHCO3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2)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C(H)C(OH)(“>”、“<”或“=”):
Ⅲ、已知25 ℃时Ksp[Mg(OH)2]=5.6×10-12,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Al(OH)3]=1.1×10-33
(1)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Al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
(2)溶液中某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0×10-5 mol/L时,可认为已沉淀完全。现向一定浓度的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当Fe3完全沉淀时,测定c(Al3)=0.2 mol/L。此时所得沉淀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Al(OH)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