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如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电极产生1.12LH2
B.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 +4e-=2H2↑+4OH
C.c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
D.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 2+4H++4e-=2H2O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图1图2图3图4


实验现象
结论


A.
图1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图2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图3左边烧杯变浑浊,右边烧杯不变浑浊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图4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已知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Fe + b NO-3 + c H+ =" d" Fe2+ + f Fe3+ + g NO↑+ h N2O↑+ k H2O化学计量数a~k均为正整数,它们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c =" 4" g + 10 h B.c-b ="2" d + 3 f
C.2 d + 3 f =" 3" g + 8 h D.a + c =" d" + f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1mol金属钠与氧气反应,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转移电子数都是N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将A与B的混合气体分别置于恒压容器甲和恒容容器乙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 + 2B(g) 3C(g) ;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两容器内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升温时甲、乙两容器中反应速率均增大
B.在相同条件下两容器内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升温时甲乙两容器中的平衡均向逆方向移动
C.在相同温度下,甲容器中加入2molA和2molB,乙
容器中加入3molC,若甲容器经30s达到平衡状态,则乙容器达到平衡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是30s
D.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用甲容器分别进行反应。第一次加入2molA和2molB;第二次加入2molA.2molB和3molC;第三次加入4molC。分别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C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分别为X、Y、Z。则X、Y、Z的大小关系是X=Y=Z。

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在某一时间(t)段内
的变化。则下列时间段中,SO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
是()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