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
|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玻璃破碎 |
B. |
冰雪融化 |
C. |
酒精挥发 |
D. |
甲烷燃烧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 |
氮气 |
B. |
氧气 |
C. |
二氧化碳 |
D. |
水蒸气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 A. |
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 |
| B. |
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 |
| C. |
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
| D. |
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表示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至过量
B.
表示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CO2↑
C.
表示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表示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完全合理的是( )
A.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可先加水,并加热溶解,再降温结晶
B.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SO4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D.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