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泡放出 |
D.通电分解水时,能观察到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滴水成冰——分子间间隔变小 | B.干冰升华——分子可以再分 |
C.热胀冷缩——分子胀大或缩小 | D.美酒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
下列四个短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乌云化雨 | B.石油分馏 | C.蜡炬成灰 | D.木已成舟 |
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向社会及时公布PM2.5实时监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很难被人体的呼吸系统过滤,因而对人体健康和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下列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
③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 |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苯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质量/g |
3.9 |
9.6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6.6 |
2.7 |
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